語言是本能還是技能?
語言是本能還是技能?不同的認識會導致截然不同的干預效果。我們這一代家長,其語言都是在自然的環境中不知不覺習得的,沒感覺到有什么難度,以至于我們中的許多人就把說話當成了本能,在干預中試圖去恢復孩子說話的本能。結果是不但花費了錢財、浪費了時間,還把孩子給耽誤了。
一、本能和技能的區別。
什么是本能?本能是指人本身固有的、不學就會或簡單地一學就會的能力。
什么是技能?技能是指通過反復練習、積累經驗以后而獲得的能力。
本能和技能有著本質上的差別:本能是本身固有的,隨著人的生長就自然獲得或簡單地一學就會的。比如嬰幼兒的吃、喝、三翻、六坐、九爬、一歲走路等;而技能是要通過多次練習、積累經驗而獲得的:比如打籃球、騎自行車等。
簡單地說,本能基本不用專門去學,人長著長著就會了;而技能不但得專門去學,還得多次練習!
手能抓能捏是本能,能用筷子是技能;
走路是本能,走鋼絲是技能;
能蹦能跳是本能,撐桿跳是技能;
能喊能叫是本能,能說話是技能。
二、說話是技能!
為什么說話是技能呢?因為說話是要反復練習的。一個人為什么說中文而不說英文呢?是因為在其生活的這個環境里,漢語海量地重復著:聽多了、說多了、練多了,不怎么費勁就會了。而身在國外的華裔二代為什么只說外文而不說漢語呢?漢語只能在家里說,遠沒有外文的環境優越。
為什么會把說話當本能呢?因為初級的語言都是孩子自己悄無聲息地學會的。孩子一直在自我訓練、自我學習、自我積累,好像輕輕松松地就把語言學會了。孩子自我學習的本能,掩蓋了說話的技能!
在語言的發展的過程中,孩子的發音甚至到仿說吐字都可以是本能。比如孩子一歲前就會無意識地喊“爸爸媽媽”,只要他的智力發育正常,每個孩子都能如此。但要把喊出的“爸爸媽媽”和自己的爸爸媽媽對應上,就需要大人N遍的矯正和指導,這就是練習和訓練,否則見到什么人就都喊“爸爸媽媽”了。把發出的音與實物對上,就叫語義。而在語義對應上了以后,字詞之間的連接也需要有正確的順序:比如是“猴子爬樹”而不是“樹爬猴子”,這就是語法。只有反復訓練,孩子才不至于說錯。而要反復訓練才能獲得的能力就是技能。
由于聲音是瞬間即逝的,而人的記憶又十分有限,一個聲音發出之后,不重復N遍根本就記不住。如果間隔太長了,基本就像沒聽過一樣。所以語言的學習一定得有一個優越的語言環境:相同的話語不斷地、高頻次地重現,自己又不斷地試著去說。經過大量的來回往復,才能把一個詞匯記牢會用!如果沒有這個環境,那根本就學不好語言!但凡讀過高中的都學過好幾年外語,有幾個講的好的?大部分都超不過人家一、二歲孩子的水平。為什么?沒有那個語言環境。沒有人在你旁邊就一句話嘮嘮叨叨,你也不能有事沒事就對著國人說著外語。聽和說的次數不夠,靠課堂那點時間,根本就沒法學會!
三、自閉癥為什么會語言滯后?
自閉的孩子為什么語言滯后?實際上就是沒有語言環境!由于自閉,這些孩子把自己與環境部分地隔離起來了。與別的孩子相比,他們不太留意外界的聲音刺激。聲音從他們的耳邊漂浮而過,但他們實際上并沒有聽進去多少或根本就沒聽進去。聾子是天生的啞巴,聽不到說話就學不會說話。而語言,首先就是聽,對于嬰幼兒來說,要正確地說出一個字來,不但需要聽N遍,還要練習更多的次數才能鞏固!一個孩子自閉,就是處在心不在焉的狀態,也就是大家所說的缺乏注意力。他無視周圍的聲響,就是叫他也不理,別人的話也不怎么聽進去;他不主動與別人打交道,就失去了說的機會,也就是無法多次練習。既沒有聽進去,也不主動搭訕人,就像有一個無形的屏蔽把自己和環境分割開來,那當然就學不好語言,語言滯后就是必然的!
四、語言的開發
對于自閉孩子的語言開發,目前的干預基本上是兩種思路。一是把語言當本能,二是把語言當技能。
把語言當本能,就是用語言以外比如打針吃藥、推拿按摩、感統和口肌訓練等手段試圖把隔擋在孩子與環境之中的那個無形的屏蔽給抽掉,以期恢復孩子自學的本能、說話的本能。但西醫早已下了結論,并沒有找到自閉癥的原因,更沒有查到自閉癥孩子生理上與正常孩子有什么不一樣。沒有病因,沒查到孩子生理上的任何差異,如何去治療或康復?成千上萬的醫學家經過幾十年的研究都沒找到醫療手段,偌大的醫院一大堆碩士、博士把孩子的大腦、血液、微量元素、遺傳基因等等翻來覆去查了個遍都沒有找到自閉的原因,所以這個目的在目前是無法實現的。如果真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孩子瞬間就不自閉了,自閉也就不是什么難題了。退一萬步說,即使這些手段能恢復自閉孩子的一些功能,但能恢復的也只是生理上的本能,也就是能喊能叫,而不是孩子說話的技能。這就像一個從沒下過水的人,受傷不能運動了。通過打針、吃藥、拔火罐、按摩等手段恢復了身體的功能,手腳能活動自如了。但要會游泳,那還得經過多次練習。手腳活動自如是本能,游泳是技能!所以從這一點來講,孩子的語言滯后了,只有加強學習才能趕上來!目前的醫療和康復手段都不能直接恢復孩子的語言功能,因為語言是技能,是要通過多次練習才能獲得的。
把語言當技能,通過多次練習來獲得語言能力。這主要是通過奠基在ABA之上的各種方法,把孩子從心不在焉的狀態暫時拉出來,使其能集中注意力,進行語言訓練。這被實踐證明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只要方法得當,孩子多多少少都能學會一些語言。
把語言當本能還是技能,就決定了干預的方向和方法,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大部分孩子語言長進不大,就是源于出發點的錯誤!在發音條件具備下的語言遲滯,那一定是聽和說的環節出了問題。只要孩子沒有生理性病變,沒有說不出話的緣由!只要練習的次數足夠,也沒有講不好話的道理!
簡單地說:孩子說話不好,只要能喊能叫,你就想方設法讓他練習說話,別的沒用!